2025年8月13日,由中国作物学会特用作物专业委员会主办、江苏省作物学会与江苏大学和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共同承办的“中国作物学会特用作物专业委员会2025年度学术年会”在江苏镇江隆重开幕。会议聚焦“发展特用作物产业 推动乡村特色经济”,汇聚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明岗、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袁寿其等40余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江苏省作物学会理事长、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潘永圣出席会议并致辞。
展现担当:深化产学研融合,以科技服务赋能乡村振兴
潘永圣理事长在致辞中系统介绍了学院及学会服务国家战略、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他强调,作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A档)建设单位,学院坚持服务“三农”,走产学研融合道路,是农业高职教育的标杆。挂靠的江苏省作物学会2024年获评“AAA级社会组织”及省科协“三类A等”,彰显强大社会服务能力。
面向农业现代化新征程,他提出五大发展方向:一是深化党建引领: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确保正确方向。二是打造学术高地:构建平台,促进前沿研究与产业需求对接。三是拓展科技服务:依托“亚夫科技服务团”,加速优质品种技术落地。四是升级科普品牌:打造“线上+线下”矩阵,策划沉浸式活动。五是深化协同创新:联动多方力量,共推科研、技术与人才培养。
他强调:“面向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征程、新使命,学院与学会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务实的行动,与全国同行携手并进,为端稳“中国饭碗”、装满“中国粮仓”贡献智慧与力量!”
践行使命:参与启动“全球青年水稻梦计划”
会议期间,潘永圣理事长还参与了由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处等联合主办的“爷爷的水稻田”全球青年杂交水稻梦计划启动仪式。该计划旨在通过建立全球实践基地、开展跨国技术交流与培训,推动杂交水稻技术惠及非洲等粮食安全形势严峻地区的应用与发展,传承袁隆平院士精神。潘永圣理事长与中外专家共同启动计划,并寄语全球青年学子“做一粒爱粮食、爱劳动、爱科学的好种子”。
潘永圣理事长在年会上的深度参与,生动诠释了学术年会“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实践导向,也凸显了江苏省作物学会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农业教育创新与社会服务中的双重担当:
科研服务:依托学会平台,推动产学研融合,为作物产业提供技术支撑,服务乡村经济。教育实践:支持“爷爷的水稻田”等公益项目,引导青年学子践行袁隆平“做一粒好种子”的期望,将知识融入田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