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党的建设> 礼赞·科学家精神> 正文

礼赞·科学家精神|“瓜奶奶”吴明珠:把瓜的甘甜献给人民

来源:
西部时报
     时间:     

在我国农业领域,有一位杰出的人物,她的名字叫吴明珠。她用自己的一生,书写了一部与甜瓜紧密相连的壮丽篇章。吴明珠常说:“我的人生就是想多结几个瓜,把瓜的甘甜献给人民。”

吴明珠,1930 年 1 月出生于湖北武汉。1953 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园艺系果蔬专业。她是瓜类育种专家,新疆甜瓜品质改良的创始人和奠基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研究员。

在新疆,吴明珠克服重重困难,致力于甜瓜的研究和推广。她走遍了新疆的瓜田,对各种甜瓜品种进行深入研究和选育。经过多年的努力,她培育出了众多优良的甜瓜品种,为新疆乃至全国的甜瓜产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她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甜瓜事业,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书写了一段辉煌的农业科研篇章。

当吴明珠投身于甜瓜研究时,她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困难。当时的条件十分艰苦,科研资源相对匮乏,但她毫不退缩,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在这片领域中默默耕耘。

她的足迹遍布了广袤的瓜田,每一株瓜苗都仿佛是她的孩子,她细心呵护、精心培育。为了建立新疆瓜的资源档案,吴明珠和同事们用 3 年时间走遍了吐鲁番盆地的 300 多个生产队,一块瓜地一块瓜地调查,从收集的 100 多份资源中整理出 44 个品种。她系统选育提纯了红心脆、香梨黄、小青皮等近 30 个新品种。这些品种具有口感鲜美、品质上乘、适应性强和抗病能力强等特点,为新疆瓜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加快甜瓜的培育进程,她开创了“南繁北育”模式,即在夏秋季节在新疆进行研究和选育,冬季则到海南进行加代繁殖和选育。这种模式大幅缩短了新品种的培育周期。

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失败,吴明珠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她成功培育出了诸如“皇后”“芙蓉”等一系列优质的甜瓜品种。以“皇后”甜瓜为例,它具有甜度极高、口感细腻、汁水丰富的特点,并且在各种环境下都能较好地生长,大大提高了甜瓜的产量和品质。“芙蓉”甜瓜则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出色的抗病性脱颖而出,为瓜农们减少了病虫害带来的损失。这些品种不仅口感鲜美、品质上乘,而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病能力。她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甜瓜产业的发展,使无数的农民受益,为农业经济的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吴明珠的努力,实现了西瓜、甜瓜一年三季的种植,让瓜农们的产量大增。她所育甜瓜、西瓜品种在新疆及全国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数百亿元。其中,她培育的“皇后”蜜瓜品种,在新疆及其他地区广泛种植,成为当地农民的重要经济收入来源。同时,她还填补了中国冬季不能生产哈密瓜的空白。

吴明珠的贡献不仅仅在于科研成果,还在于她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她深知,事业的发展需要后继有人,因此,她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年轻一代的科研工作者。在她的指导下,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甜瓜研究人才茁壮成长,为我国甜瓜事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除了在科研领域的卓越成就,吴明珠的精神品质也令人敬仰。她一生淡泊名利,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甜瓜研究中。她不为外界的诱惑所动,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她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成为激励无数人前行的榜样。

在她的职业生涯中,吴明珠还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她将我国优秀的甜瓜品种和技术推广到世界舞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可中国的农业成就。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增进国际间的农业合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从风华正茂到耄耋老人,吴明珠一辈子只为一件事。她放弃留京,主动请缨赴疆,辞官种瓜;她谢绝“院士楼”,甘居陋室,与瓜田相伴数十载。今年94岁高龄的吴明珠,罹患阿尔茨海默病13年,已经认不出子女,初心却依然根深蒂固:时不时嘟囔着“瓜该授粉了”,一提到瓜,眼神立刻就亮了……这一切,足见她对这份“甜蜜事业”的赤诚热爱和忘我付出。中国并不是全球甜瓜起源中心,然而在以吴明珠等为代表的专家数十年如一日的努力下,今天,我国已是世界最大的西瓜生产国和消费国。

可敬的人,可爱的事,总是一脉相承。吴明珠是新中国成立后西南农学院招收的第一批学生,与她同期走出来的同窗校友,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蚕学遗传育种专家向仲怀等。吴明珠的丈夫杨其祐,与她一起驻扎戈壁滩,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在祝贺妻子的甜瓜新品种审定获得“三连冠”。在学术界垦荒、在大地上躬耕,这是一代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缩影。今天我们的丰衣足食,离不开这些可敬可爱的老一辈科学家,他们将才华和热情倾注到脚下这片热土,不畏艰苦、无私奉献,用言行深刻诠释了科学家精神。

“瓜奶奶”为我们带来的不只是舌尖上的享受,她“不辞辛苦行、换作他人甜”的奉献精神,将激励新一代奋斗者,将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发展的步伐里,为祖国和人民奉献更多的甘甜。